行业调整期下的糖酒会很难真正热起来,既有功能减弱的客观问题,也有厂商信心不足的现实难题。春节之后,关于展位难卖、部分展商舍尾款不要展位、今年不参展一类的话题在互联网上频频出现。
知酒君也在与客户沟通中,发现了上述情况。但与网上一边倒的语境不同,多数企业仍在主动拥抱春糖,特别是大企业和创新企业甚至加大了力度。
在与会展公司、企业沟通的过程中,行业的主流态度也呈现——春糖还是好的选择。
头部包场,将TO C 进行到底
“大家的积极性比深圳秋糖好多了。”
一展位广告商向知酒君透露,不管是酒厂还是品牌运营商,大都还是要参会,只是品牌运营商的投入比去年有所减少,很多多年不参会的区域名酒企业今年开始参会了。
“年后有一波高潮,这两天咨询量可以,过年期间都有下单。”另一广告商透露,价格与前些年相比有所回调,有些是给优惠,有些是增加附加值。比如说会期住宿和餐饮福利,线下广告位搭配,线上视频号及自媒体矩阵的宣传引流,线上小程序的入驻招商等。
另外,还有一个比较明显的现象,名酒企业特别是头部名企今年都比较重视广告的投放,除了糖酒会传统的招商和接待经销商外,还加大了品牌的宣传曝光投入。
从参与企业来看,春糖依旧是展示企业实力的重要平台,呈现出头部企业包场,会展名酒占C位,中小企业主打刷存在感,而酒店展仍是很多小企业招商的重要渠道。
及时止损、亮相掘金
都是价值大化的选择
从变化来看,有一些从前没有参展的新兴企业今年选择参展,也有一些小企业在核算成本后,决定不再兴师动众搞展,选择在今年春糖把自己当成一个游客,与企业、媒体、旧识联络,看看趋势、听听讲座、品品同行的产品,找差异、找状态、找出路。
从个体案例来看,会期临近,一些企业选择转让原本定下的展位,试图挽回此前预付了20%的费用损失,但苦于一直没有下家接手,宁肯亏掉原先支付的费用,也不愿意参展。
小企业把钱花在刀刃上的意图很明显。有广告公司透露:“展位费是展商办展小的一笔开支了,装修、宣传、布展、人力这些才是大头,如果投入得不到对等的回报,自然就不想再参展了。”
一深圳葡萄酒、洋酒经销商告诉知酒君,他已经多年不参加成都春糖展了,但会期他会到成都去参加论坛、会会老友、见见合作伙伴。
据他透露,参展的葡萄酒都是没啥品牌、利润高、有价格优势、原瓶、灌装、小标的。他推断道:“可能内陆市场懂葡萄酒的人不多吧,反而给它们这类企业提供了生存土壤。”
据知酒君的观察,白酒企业也存在这样的情况,纵观这两年的春糖、秋糖,一些不的茅台镇酱酒企业,宜宾、泸州浓香型白酒企业和汾阳的清香型白酒企业密集涌现,参展积极性很高,在参展面积上,几乎与头部名酒持平。
针对这种现象,业内人士认为,一方面是这些酒出身名酒产区,消费者对产品的口感和品质有先入为主的信任感,相对新酒种的沟通成本更低,但大的优势还是在于利润空间大,正是由于品牌不成熟,不存在消费者线上比价的情况,能更好将经营主动权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要在春糖这样的能够吸引全国客商的平台亮相,一定程度上能够更大范围与意向合作客户建联。
辩证来看,参加糖酒会依然是商户了解行业发展方向,选择代理产品的重要渠道;另外,糖酒会也是企业进行品牌推广,新品上市的重要平台;糖酒会期间大量的行业会议与主题论坛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汇聚了行业智慧,春糖会依然是企业展现魅力,体现实力的关键节点,春糖会的行业标杆价值依然明显。
有人唱衰,但有更多人怀抱期待
在经济下行、消费降级的当下,似乎谁都可以把行情不好挂在嘴边。但此前在和君年会的讲座上,有专家进行了系统举例论证,与家电、水果、数码等行业相比,酒行业仍是为数不多的高利润且能够持续发展的行业。
另外,从2024年春季糖酒会来看,企业更加迎合年轻群体。成都作为旅游城市,春糖会也正在从行业性展会向城市社会嘉年华、粉丝节等活动转型,五粮液、泸州老窖、山西汾酒、水井坊等酒企也把春糖活动从单纯的展陈、招商、会议功能拓展到了品牌传播与社群活动。“过完春节过春糖”,今年春糖会交易功能在弱化,而交流功能则是在不断强化,糖酒会正在升级为“糖酒节”。
头部酒企在展会期间竞相创新,把to C玩出了花,由于太过有趣,不少游客把糖酒会的各种品牌展当成了必打卡的景点。有了去年的铺垫,今年的头部酒企,必然会继续将创新出圈进行到底。作为行业观察者,同时也作为C端用户身份的我们,自然对此充满了期待。
黄金价格500元的时候,有人等着它跌到300元,黄金600元的时候,有人等着它跌到500元,行业发展瞬息万变,局限的思维、悲观的心态,太容易让人止步不前。
没有不好的行业,只有做不好市场的人,这句话如今依旧适用于酒行业。3月20-24日,城市名人酒店与你不见不散!(来源:曹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