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前列届糖酒会召开,此后参加糖酒会便成为了糖酒食品行业从业者的一种习惯,其主导的“商业搭台,工业唱戏”的现代演绎极大地激起了酿酒行业的发展动力。
时至今日,糖酒会先后在26个城市举办过84届。作为前列大糖酒食品交易展览会,糖酒会不断创新,积极推动酿酒行业发展。
据主办方透露,即将于沈阳开幕的
2011年秋季第85届糖酒商品交易会将大力推进改革,更好地服务企业。
五次变革,贯穿84届糖酒会
与宏观经济发展相类似,糖酒会的发展伴随着国家宏观、行业政策的变动和行业发展的新形势,经历了数次变革,实现了从国家统筹到市场化运作的转变,展览形式、内容、服务保障等不断升级,成交额也屡创新高,为保障国家糖酒食品交易供应和推动产业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糖酒会办公室副主任、中糖新世纪会展(北京)有限公司董事古平对《华夏酒报》表示,糖酒会的发展历史根据经济发展的轨迹和糖酒食品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来总结,主要分为五个阶段,经历了五次转变,“统筹分配、确保平衡市场、稳定民生”阶段(1955—1971年)、“理顺、调整、放开”阶段(1972—1983年)、“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阶段(1984—1990年)、“加速转换、开拓创新、规范管理”阶段(1991—2001年)、“提升品牌,增强功能,实现跨跃式发展”阶段(2002年—至今)。
实际上,糖酒会脱胎于三类物资调剂会,新成立之后我国面临商品市场紧缺的经济大环境,确定了商业体制的基本原则,将商品分为三类:关系国计民生的为前列类,由集中管理;二类商品由确定政策,统一平衡安排;三类商品随行就市。而糖酒食品在经济生活中非常重要,由此推动了以 “沟通地区情况、做好商品交流、改善经营管理、减少采购盲目性”为主旨的1955年前列届供应会在北京的召开,供应会地位非常高并且一直坚持审批,成为当时食品流通的主要渠道,这一情况持续到1971年。
“从1955年到1971年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这样一个计划平衡和供应会为食品行业,以及内贸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保证了这一时期人民生活的较低需要,促进了内地和沿海城市之间的商品交流。同时,也积累了食品行业在市场中的总量和市场信息,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糖业酒类集团公司总经济师何继红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
之后,随着宏观政策和行业经济的发展,糖酒会开始向市场化转变。1972年,国家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糖酒会开始成为真正独立的商品交流会,交易产品品类、总量都大幅增加,允许商办工业企业直接参会,“商业搭台、工业唱戏”的做法也得到了推广和赞扬,糖酒会的举办范围快速扩大,其先后在上海、武汉、天津、洛阳、保定、韶山等酒类商品经济生产或者流通发达的地区举行,逐渐迎来快速发展期。
“然而,这一阶段随着1984年改革开放的深入而终结,糖酒会进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深化改革’阶段。”古平说,“糖酒会在模式上也改变了长期非展示性订货交流的习惯,集中展示,集中交易的原则得到贯彻,自此,糖酒会开始每年举办两届,以满足行业发展需要。”
1991年之后,糖酒会在经济和经营体制下转轨、价格体系放开、计划取消的大前提下,面临着创建新型的、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竞争机制,规范化、有效管理模式的压力,较终糖酒会开始致力于竞争机制的建设,建立了从软件到硬件、从申办到承办、从组团方式到中介组织的管理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实现了管理体系的规范化、标准化,这给糖酒会带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推动了酿酒行业健康、有序、和谐参展。
这种趋势在2001年加入WTO后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性等展览业的新兴特点逐步得到加强,糖酒会向性综合展览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