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是红酒在迅速的发展,国内的
白酒行业的发展也是蒸蒸日上,很多其它行业的人都转向了白酒的代理和营销,为此,每年都会有很多个的糖酒展会来满足那些经销商和代理商的需要。很多的经销商一旦拿下了某个渠道或网点,有时会忽视对某一渠道网点的客情维护,以至于前面“攻城”,后面“失守”,甚至出现一些渠道网点经不住竞品的利诱而“易帜”。
分销渠道的维护,是一项系统而持续的工作,绝非蜻蜒点水的过场或流于形式的例行性的市场巡检。同时,酒类经销商还要借助内外资源,为分销渠道客户谋求匹配的资源支持,做好营销拓展与动销的基础服务工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酒类经销商要掌控一定的资源,既包括策略导向的及时掌握、所在区域发展策略的评估与调整以及宣传、促销、渠道折扣激励、渠道推广物料等资源。在利用一定资源的前提下,经销商才能在渠道的维护中,为下游客户争取更多的资源支持。
例如,一位福建的品牌酒类经销商,借助公司整体的新品推广之际,以单品推广为主题,一反常规地在淡季携手当地30家餐饮渠道终端,开展了单品推广活动。该经销商在活动结束后,对一些销售业绩较好、有实力、有信誉的餐饮终端店面,进行了二次激励,并组织大家进行了一场旅游活动。通过连环式的活动的开展,既有效推广了新品,而且拉近了与餐饮渠道终端的距离,一举双得。
随着渠道逐步下沉,经销商需要针对不同渠道类型的客户,给予短期奖励与长期激励,促进合作的稳定性与持久性。
例如,浙江温州的某白酒品牌的大型经销商在进行区域市场的开拓时,就针对区域分销商进行了深度的渠道开发,并制订了13条短期激励及长期支持相结合的政策激励。其中,包括给予分销商户外广告支持、促销物品配置、服装配置、不同类型的单品支持、网点开发奖励、培训机会、合作信誉评优的优先供应保障、新产品支持等、季度与年终的绩效排名激励等。通过这一系列措施的导入,经销商强化了分销商对市场的重视程度,提升了产品的销量。
再如,某酒类经销商,捕捉到品牌厂家将对其管辖的市场做渠道深耕工作,主动协同品牌厂家代表,一起来做铺市方案。在铺市方案中,经销商除针对二级分销商进行铺市奖激励外,还对铺市网点的二级分销商制订了长期的返利政策,并针对分销商及所铺市的网点与拓展零售人员,采取即时兑现的短线激励,通过长远效益与短期利益的捆绑,调动了分销商、渠道网点、拓展人员的积极性,实现快速铺市,大量动销。
分销商档案建好并非就此一成不变,经销商会根据合作的不同阶段,进行销量、品类、合作的资质与资源、合作的稳定性、合作的空间及风险性等方面进行评估,并及时分类进行综合排名,奖前惩后,使分销商保持一个动态而稳定的优化状态。
笔者曾在服务一家进口葡萄酒商时发现,在其现有客户层面中,无论旗下分销商规模大小、要货量的多少及销量稳定与否,进口商对二级销售网点一视同仁,缺乏对二级销售网点的梳理及评估工作,这就影响了优质客户合作的积极性。后来,该葡萄酒进口商从销售量的大小、渠道类型分类、合作积极性的高低、客户优势资源与合作潜能的大小等层面,对二级销售网点进行分类筛选、优化及排名,针对业绩排名前10的二级销售网点重新建立档案,并给予供货的优先性奖励。通过此次筛选与评估,优化了进口葡萄酒商的管理,提升了优质客户的合作信心。
有“西北酒王”之称的经销商——天驹,纵横快消品市场多年,旗下涵盖了葡萄酒、白酒、啤酒及饮料等多个快消品品牌的产品,发展至今日,势头仍强劲十足。天驹面对的渠道不一,既有餐饮、商超及自建的直营连锁体系,交叉并行于多个渠道。天驹在分销环节当中,采取哪类品牌做先锋,哪些后脚跟进,哪些又能捆绑,哪些给予政策并倾斜力度,哪些淘汰缩小市场网点等,统筹谋划、并行不悖的实战策略。
经销商发展到一定程度,往往旗下有很多不同品牌的产品,需要结合市场特性与所代理或经销厂家的产品定位,进行筛选,确立畅销品与滞销品,确立较佳的产品组合与每款产品的定位。
对于形象产品、利润产品、走量产品等进行不同渠道类型经销商的匹配,切实做到既选对了战场,又选对了子弹,发挥产品在渠道的较大的利益价值。